首页 > 行业动态 > 正文

于光:低调双眼里射出一道犀利之光

2018-11-06 11:01:00   来源:   

 于光:低调双眼里射出一道犀利之光

 
认识于光先生好久了,却没留下太大的印象,大概是因为他相貌平平且装扮又中规中距,便觉得他没什么特别之处。在我的印象里,但凡“牛”的设计师都很“另类”,男的往往长发披肩,要么长髯飘飘,要么聪明绝顶——光头,抑或是奇装异服……而于光却和我们普通人一样,略显温文尔雅,毫无傲气,也许是这样让他在 “大浪淘沙”的今天“沉”了下去。
在一次设计大咖周末沙龙中,有人提到了于光,说他金光闪闪,竟能与小米的雷军齐名。究其原因,得知他获得设计界最高奖IF金奖,与其同期夺得金奖的还有中国小米研发团队。因为我不是设计师,对设计行业大事不甚了解,只是近期步入设计行业从事媒体相关的工作,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即关注这位“久违”的朋友,便浏览“旧闻”,看到各种媒体、各大网站对于光做过铺天盖地的报道,他的金奖作品为包装设计类。令人振奋的是,这是中国第一例包装设计作品获此殊荣,在中国包装设计界前无古人,填补了国内包装行业、设计行业发展的一项空白。单凭这一点,于光当飘飘然,显得霸气逼人、牛气冲人才是,接人待物也该翘二郎腿。可是,于光不这样做,依然那样与世无争,埋头忘我地干着他喜欢干的事。
再次走近于光,是带着崇敬之心去的。看到我们这些平庸之辈的到来,他彬彬有礼地放下手中活路,热情引我们就座,煮茶聊起业内的事来。在聊天中,我便发现于光的不同之处,或者说他最大的亮点,那就是一对射出闪烁光芒的眼睛,闪亮的眼珠子就像一对黑宝石,藏着一道逼人的寒气,透出的光感十分锋利,就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列夫·托尔斯泰的目光: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,又稳又准,击中要害。这对珠宝有魔力,有磁性,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,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准无误的频波,再小的事物,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可知,一个人的智慧集中在眼睛里,我猛然发觉自己缺少了洞察力,没有发现于光的闪光点,正如罗丹所说“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”
赘语寡述,还是谈谈于光金光闪闪的作品吧。我们一同来回顾一则消息:德国时间2018年3月9日晚,在慕尼黑举办颁奖典礼上揭晓了2018年IF金奖获奖产品,深圳绿尚设计公司于光的作品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获得了具有“设计界奥斯卡”之称的IF金奖,这是全球获得金奖包装类作品中唯一一件来自中国的包装设计产品。
于光由于低调,他在国内包装界和设计界似乎名不见经传。我在包装行业任职不短,曾数次在各种高端论坛中接触过国内包装名家,他们可谓才华横溢,演说时口处悬河,可是只字不提于光;近来又在设计行业任职,慕名拜访了不少业界大咖,几乎也没人提到于光。然而于光凭什么在层层角逐中力排群雄、超越“大咖”、脱颖而出,喜得评委青睐,最终蟾宫折桂呢?还是先倾听评委的评价:“我们被这种极富创意的天才设计震惊了!它采用低成本的瓦楞纸,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可持续的良好体验,其开箱体验非常好,足以唤起消费者的好奇心。该包装兼具展示和保护功能,通过独具匠心的巧妙设计,仅仅依靠一张折叠的模切纸板,就形成一个拥有多个异形保护空间的立体内衬。此外,其惜墨如金的平面设计令人耳目一新!”
沿着评委的评价,我们再来听听于光亲自解说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这一设计精品的看点吧。于光手里拿着瓦楞纸折叠成的包装合,从外表看,极为平常,没什么华丽的图案、鲜亮的色彩,看起来与普普通通的包装盒毫无两样。只见他用手灵巧地把包装盒最外边缠绕着两个卡扣的细线,沿缠绕反方向摇了两下手,作螺旋式动作,两个卡扣即被断开,随着整个盒子也被全部拆开,拆成两部分——外壳和内衬。外壳和内衬均为一个平面,就是一张经过模切的瓦楞纸,像剪纸艺术一般。再将这一平面折叠成包装盒,也是十分简便,拆装自如,其间不用任何胶水粘连。此外,盒子外壳印刷只是一个简洁红黑logo和一幅简易花纹图案,再也没有华丽的“外衣”加以“包装”,将印刷油墨减到极致。
略有包装常识的人一看便知这一作品的价值。第一,选材上它使用了最环保最低价最牢固的材质——瓦楞纸,其轻便、缓冲性强的性能,最适宜于刀具包装;其次,包装盒折叠成型前就是平面,极便于运输与仓储;第三,整个包装品不用胶水粘贴,印刷时只用极少油墨,将附加值减到极致。以上三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,讲究绿色、环保、便捷的理念,给过度包装上了一堂反面教材课。另外,在整体设计上,拒绝华贵材质和华丽图案装饰,崇尚质朴简洁的美学观,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当今时代的包装审美观,完全体现了“绿尚”的追求理念。用于光的话说,绿尚设计公司取名为“绿尚”就是崇尚绿色之意,就是致力将绿色环保纳入设计理念和经营理念之中,致力成为最专业的绿色创意设计服务供应商。
凭以上几点,可以看出IF金奖作品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几乎没有瑕疵了。这时,于光还透露了一个更为加分的奥秘:尽管内衬因刀具形状不同而被切成五花八门的“剪纸”,但外壳都是一个模型,规格一致。起初,设计师于光也考虑到外壳与内衬连体,但它的弊端是往往造成原料的浪费,因为不同形状的刀具销售情况不一,这决定了各种形状的刀具包装品(盒)不能均衡生产,一旦出现某一形状刀具销售滞后,被积压的包装品随之增多,即积压包装材料增多;反之,另一种形状的刀具畅销,包装品也得随之加速生产,需求材料增多,而积压的包装品无法用来代替畅销品(因内衬结构不同)。为将积压包装材料减少到极致,将更多材料用于畅销刀具这一刀刃上,最高效的做法就是把积压包装的一部分材料“割补”到畅销包装品“身上”。怎么“割”呢?于光便想到了外壳与内衬分开的做法,不管内衬“变化多端”(目前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有10余种切模形状的内衬),外壳都一律不变;换一句说,就是任何一种刀形包装的内衬,都可套上相同的外壳。在此,我们就不难理解评委所说的“我们被这种极富创意的天才所震惊”这一句话了,的确是极富创意,的确是天才设计,的确不得不让人震惊!
俗话说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IF金奖作品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不是一蹴而就、一想即成的,她是经过于光不断调研、不断为客户着想、不断地对比和改进才达成今天完美的模样,如果把她誉为一篇文学名作,那么今天定稿的她是经过作者无数次修改和润色而完成的。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最终成型大致经过“三代”设计与改造:第一代产品采用满版印黑墨裱灰板的手工盒,与市面普普通通盒子毫无区别,极耗人工成本,且内衬为EVA植绒,既不环保又昂贵,还附送了一个布袋。整个包装物料至少由三个供应商提供,造价成本总和约为20元。出于客户利益考虑、响应时代呼吁和全面提升设计素质,于光决定进行改造,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材质对比分析,决定选用最为环保、牢固而又低价的瓦楞纸作为包装材质,外壳与内衬全是瓦楞纸,内衬用胶水粘贴,这是第二代产品。第三代产品在选材上与第二代一致,最大的不同就是内衬由一个模切处理后的平面折叠而成,不用胶水粘贴,第三代产品造价成本比第一代便宜一半以上,这就是IF金奖作品。
已站在“设计界奥斯卡”IF金奖高枝上的于光,还是那样平静,那样低调。不过,人们早已对他有所仰望,设计界尤其是包装设计界都对他羡慕不已,由此向他请教成功的奥秘。于光揭示成功的奥秘是一个妇孺皆知却不一定人人重视的真理:成功基于兴趣。于光不是在编织真理、编织大道理,他是用躬身践行来作“现身说法”的,他的成就来自兴趣,他自幼就喜爱美术,上大学自然选择广告艺术专业,毕业后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从事设计业,偏重包装设计,在包装设计工作中日渐发现自己的短板,因兴趣左右,他不能放弃包装设计,便自觉到武汉大学深造,专修印刷与包装工程专业,取得硕士学位,对他日后的设计极有帮助。一路走来,他经常忘我地在设计领域里探索、钻研、动手,对自己的工作丝毫不觉得索然无味。
有人说成功靠的是天赋与灵感,尤其是艺术和设计上的成功,勤奋是起不了作用的。对此,于光是这样看的——艺术与设计上的成功,首先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,基本功扎实与否取决于你是否刻苦学习,灵感是建立于扎实基本功和孜孜不倦钻研的基础上,不能通过凭空想象、天马行空地想而获得。用他自身经历来说,他花90%的精力去调研、去参观、去搜索高端作品,对名家之间的作品、对自己作品与名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;只用10%的精力来创作,来做自己要完成的产品。设计上的灵感往往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。
于光对成功的“解剖”无疑是给后人、年轻人、追求成功的人指明方向,为避免追求成功者,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走弯路,于光指出了一条成功的“捷径”:作为设计新人,应该多走出去,多调研,多到市场上了解产品设计与结构,多与客户交流设计理念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向优秀的前辈、杰出的名师请教,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准前方,一个人闭门造车,即使下再大的功夫,也难以突破重围。
为尽可能多一点对于光的了解,最后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他所获的奖项:“IF”国际设计大奖6项 (含金奖一项)、“reddot”全球红点设计大奖6项、“世界之星”设计大奖8项;获国际奢侈品包装全场大奖、美国IDEA设计奖、“G-Mark”设计奖、 A‘Design设计奖、“金点设计奖”、“红星奖”、“中国之星”、“中南星奖”、“广东之星”、“包装之星”等多项金、银、铜、优秀奖项。申请六十余项包装类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 

图片说明:
 
于光先生接过IF CEO Ralph Wiegmann先生颁发金奖奖杯
 
 

IF金奖作品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整体外观
 
 

 
包装盒与拆开后形成的平面对比图
 

 
各种切模形状的内衬
 
 

 
人工成本高,造价昂贵,极不环保的《Tangram刀具包装》第一代产品
 
 
 
 



于光(中)与深圳市商业美术设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学华(左)及本文作者(右)进行交流并合影留念
 
 
 
 
 
 
 
作    者:蒙国冰
单    位:深圳市商业美术设计促进会
通讯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雅园路5号坂田手造文化街国际
A区1号门三楼A300—01房
邮政编码:518129
邮    箱:mbg28168@163.com
联系电话:18806642283

相关内容